13583731873
张处2015714双层罐技术方面的要求
来源:双层油罐    发布时间:2023-12-21 15:02:52  浏览次数:

  供货商应提供SF双层油罐、SF双层油罐测漏系统及其配套备用零、部件及全部技术文件

  3.2SF双层油罐应能满足连续运行30年以上,且相关性能(操作与密封)能长期满足工况要求。

  3.3SF双层油罐由钢质(S)内罐和玻璃纤维增强塑料(FRP)外罐和测漏系统、人孔等组成,有二次保护空间。

  SF双层油罐内壁与外壁之间应有满足渗漏检验测试要求的贯通间隙,并应设有渗漏检测立管,检测立管应符合下列规定:

  在文件出版时,所有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文件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若本技术条件与相关的技术规格书或标准有冲突,则应向业主/设计方咨询并得到其书面裁决后才能开展工作。

  8.3在装卸、运送过程中固定牢固、平稳,防止碰撞、磨擦、挤压,在摩擦处放置软质垫物。

  —供货商应派有经验的工程师到现场指导安装。当业主通知供货商要投产运行时,供货商应配合试运和调试工作。

  钢内罐外表面采用喷砂除锈,除锈等级达到Sa2.5,涂刷铁红环氧底漆1道,干膜厚度30μm厚度。

  颜色一致,表面平整、无气泡、无裂纹、无杂质、无明显划痕、白化及分层、无纤维外露、整体平滑,表面不应有明显凹凸缺陷,不应有针孔。

  4.2钢质内罐筒体、封头和人孔采用Q235B(GB/T3274)、20(JB/T4726)以上材料,并应提供材料合格单。

  4.3外罐使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FRP),其树脂含量应为70%±2.5%。油罐生产商单位可根据自身的需求添加助剂,同时须提供树脂及3D织物材料来源。

  4.4所选材料应能适应环境和温度及操作条件,同时,制造商也可推荐采用经实践证明性能优于上述零件材料的材料制造SF双层油罐的相应零部件,并告知业主和设计方。

  8.1产品采用软垫固定,重要部位采取适当的局部保护的方法,在易碰撞处包扎软质垫。

  8.2每个双层油罐包装箱内应有产品合格证、使用说明书、安装说明书、罐容表、备用附件清单等,提供相关附件资料须含且不限于如下资料。

  本技术条件指定产品应遵循的规范、标准法规最重要的包含但不仅限于以下所列范围:

  《钢制常压储罐第一部分:储存对水有污染的易燃和不易燃液体的埋地卧式圆筒形单层和双层储罐》AQ3020

  《气焊、焊条电弧焊、气体保护焊和高能束焊的推荐坡口》GB/T985.1-2008

  3.4储罐二次保护空间配有一个与之相通的泄漏检测仪,可以实时监测内罐、外罐是否泄漏。

  3.4中间层采用玻纤立体增强材料,中间层具有不小于的3.5mm均匀间隙。

  2)气密性试验:内罐进行气密性试验,试验压力80kPa,保压1h,无泄漏为合格。

  3)焊缝检测:钢内罐对接焊缝,应按照JB/T4730.2-2005的规定进行射线探伤检验测试,合格级别为Ⅲ级。

  6.2.2厂方至少应提前5天通知业主试验日期,如有必要,业主可能到制造厂进行监造及出厂前验收。

  应符合《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玻璃钢)用液体不饱和聚酯树脂》GB/T8237

  其它未列出的与本产品有关的规范和标准,供货商有义务主动向业主和设计方提供。所有规范和标准均应为项目采购期时的有效版本。

  1)针孔检测:采用针孔检测仪对FRP外层进行针孔检测,检测仪电压(V)为1.5万伏,无放电现象为合格。

  2检测立管应位于油罐顶部的纵向中心线检测立管的底部管口应与油罐内、外壁间隙相连通,顶部管口应装防尘盖。

  4检测立管应满足人工检测和在线监测的要求,并应保证油罐内、外壁任何部位出现渗漏均能被发现。*

  4.1用来制造SF双层油罐的材料均应符合相关材料标准的要求,使SF双层油罐的性能满足所处工况的要求,并能保证使用寿命。

  —当设备需要维修或更换部件时,供货商应根据业主的要求派有经验的工程师到现场进行技术支持。

  检验内容应不少于如下要求项目,需第三方检测的需要提供有资质的第三方检验测试报告原件。各厂家须提供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的重车荷载试验检测,重车试验荷载总重量不小于70吨。

  钢内罐对接焊缝采用电弧焊、全焊透结构,设计、制造、检验及验收参照《钢制常压储罐第一部分:储存对水有污染的易燃和不易燃液体的埋地卧式圆筒形单层和双层储罐》AQ3020-2008

  对接焊缝进行射线%。焊接接头的无损害检验测试应按《承压设备无损检测》JB/T4730.2的规定,焊接接头的射线检测技术等级为AB级,质量等级为Ⅲ级。

/

重视合作,确保质量,信誉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