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83731873
新疆边境县:满山红花成“金”花
发布者:<新闻资讯 浏览次数:发布时间:2024-02-06 16:01:57

  五月的新疆塔城地区裕民县,红花嫩芽已破土而出。几个月后,红花绽放,又一批红花籽将进入新疆天鼎红花油有限公司的炼油车间,加工成优质的红花籽油。

  这家位于西北边陲的企业经过努力,不仅研发成功独特的红花籽油冷榨冷炼工艺,生产出可以“直接喝”的红花籽油,还带动周边红花种植户增收。一朵朵红花,正变成裕民的“金”花。

  塔额盆地红花种植历史悠远长久,种植培养面积和产量占新疆的八成以上。位于塔额盆地南缘的裕民县,是新疆乃至全国主要的红花产区之一,有着“中国无刺红花之乡”的美称,这里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优越的地理环境为红花的种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裕民县种植的无刺红花所产的红花籽油中亚油酸含量达80%以上,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可观。对无刺红花做深加工、延伸产业链将逐步推动红花产业化发展。

  但是,传统油脂热榨工艺,红花籽的营养成分会受到部分破坏。如何更好保留其中的营养?

  “我们参照橄榄油的工艺,研发红花籽油的冷榨冷炼生产的基本工艺,最大限度保证红花籽油的天然性和营养价值的留存。”在生产车间,新疆天鼎红花油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来忠告诉记者。

  他向记者介绍,经过冷榨冷炼工艺加工的食用油,能够更好的起到保护心脑血管的作用,可完全“直接喝”。只要按照推荐剂量摄入,例如早餐配合冲泡代餐粉等饮用,或拌凉菜时加入适量,不仅不会给身体造成负担,更有助于营养的吸收。

  市场印证了他们的预判。4年前,天鼎公司只能卖掉400多万元的产品;2021年,公司营业额在3000万元左右。今年销售旺季还未到来,却已有1500万元的营收。

  走进天鼎公司,一排排现代化厂房整齐排列,外围栽着果树、地里种着蔬菜,阳光下,生机盎然。

  车间里,自动化生产流水线上,见不到几个工人。白花花的红花籽倒入原料加工机,自动分离出杂质和灰尘,进入冷压榨、冷精炼、冷过滤的流水线,随着机器转动传送,-10℃的成品油就储存在高大的药品级304不锈钢恒温罐中。一年下来,这条生产线年,王来忠组建团队开始红花籽油冷榨冷炼工艺的研发。刚开始,团队3个人背着红花籽样品,跑到全国各大科研院校,请教专家,学习红花籽油的冷榨冷炼方法。

  回到裕民县,小组成员改造了原先经营的中药提取工厂,又添置了一些小型设备,开始了试验、失败、再试验的反复过程。

  110℃、100℃、80℃、75℃……从热榨温度开始,持续不断尝试,最终小组成员将红花籽油压榨温度降至60℃以下。

  另一边,精炼温度从30℃到-10℃,一度一度地降温,直到找到-10℃这一理想结晶点。

  一年左右的试验与检测,产品终于达到了理想的品质。2013年,王来忠团队在裕民县投资8000万元建厂,红花籽油生产线年,他们成功拿下红花籽油精炼方法、红花籽冷榨制油方法两项国家级发明专利。

  从初创到成熟,公司每年都拿出200万元左右的资金投入研发,“这笔钱始终不能省。”王来忠说。

  目前,天鼎公司有40多名员工,几乎全是本地人,平均岁数30多岁。阿哈提和妻子在这里工作十几年,阿哈提现在月工资4500元,妻子月工资3000元,公司为他们缴纳五险一金,提供宿舍。

  “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带动本地农牧民增收,通过设置高于市场价的原料收购价,促使农牧民规范种植,提供优质原料,来提升收入。截至今年2月,已有650户农户与公司签订了收购合同,辐射种植培养面积8万亩,平均每亩比上年增收240元,共增收1920万元。

  “2020年,受疫情影响,国家免除社保单位承担部分费用约20万元,由于我们是高新技术企业,去年企业增值税减免了10%,又省去了几十万元。”他给记者掰着指头算了笔账,“国家政策好,我们更要努力干。”

  厂区不远处,占地200亩的新疆红花现代科技产业园项目正在建设,明年夏天将部分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迎来企业入驻。未来,这片产业园将打通红花全产业链,加强红花种子培育、红花蛋白提取利用、红花精油化妆品等衍生产品研究开发,并建设博物馆,打造成为集生态观光、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综合园区,让裕民红花更“裕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