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83731873
这些撬装式“加油站”位置隐蔽存安全隐患
来源:撬装加油站    发布时间:2023-12-23 17:52:20  浏览次数:

  6月22日,北方新报正北方网刊发报道《小区旁边惊现“加油站”记者举报后查封》后,又陆续接到多位读者和网友的举报,称在呼和浩特还有很多这样的“加油站”。连日来,根据读者和网友反映的情况,北方新报正北方网记者对这些撬装式“加油站”进行了暗访。

  6月23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呼伦贝尔南路的五里营公园。经仔细打听,记者沿着秋实璟峯汇小区北门的一条小路,找到了读者举报的藏在五里营公园内的这个加油站,它用围挡圈着(如图一)。围挡的西南角有一个出入口,如果从呼伦南路上看,根本发现不了它。进入加油站,记者看出这里设备老旧,没有悬挂任何牌子。加油站里一女子看到记者后,问是干什么的。记者询问这里能不能加油,她说可以。交谈中,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这个加油站属于私人,平时加油的人并不多,都是熟客,每升汽油4.5元。了解完情况,记者以车在路边停着为由借故离开。据加油站周边的群众介绍,这个私人加油站对外加油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因为用围挡圈着,加油站内又拴着一条大狗,一般很少有人进去。听说这里加油很便宜,附近的不少车主都到这里加油。

  6月30日,记者再次开车来到这个加油站。加油过程中,记者看出了玄机,原来在加油站弃之不用的老旧设备后面,藏有一台撬装式加注装置。在记者加油的过程中,有几辆社会车辆来这里排队加油。加完油记者索要发票,工作人员称没有发票。

  6月29日,根据网友举报,记者来到位于北二环快速路边上的毫沁营回迁小区。该小区与北二环快速路中间有一片拆迁的空地,空地被人承包下来加装围挡后用作停车场。停车场内停了很多大大小小的车辆,还有两台撬装式加注装置,但并没见到有人在这里加油。

  随后,记者询问在路边停车等生意的一些货车司机。这些司机和记者说,停车场里有两台撬装式加油装置,一台用来加汽油,一台用来加柴油,他们一直在这里加油。随后,记者开车来到停车场,听说记者加油,一位老人说,可以加柴油,但加不了汽油,因为设备坏了。记者问这位老人加油站开多长时间了,有没有正规手续?老人说,这一个地区去年被老板承包下来,开了停车场并买了两台设备对外加油。对外加油有没有手续他不知道,但汽油和柴油都比加油站便宜,来这加油的人很多。这里92号汽油每升4.28元,0号柴油每升4.4元多一点。随后,记者从北二环路边的中石化加油站了解到,当天这里92号汽油为每升5.55元,0号柴油为每升5.1元。

  6月29日16时许,记者来到区塞外安康新居小区。该小区旁边是一处老旧厂区。记者开车进入这个老旧厂区看到,在大门的左手边有一台撬装式加注装置。这时,一名中年妇女和记者说,加油往里走,这台装置坏了。随后,记者开车又往厂区院里走了约50米,在路的右侧有一台撬装式加注装置,这台装置距离塞外安康新居小区的居民楼很近(如图二)。记者把车停在加注装置旁边,一位老人熟练地打开车的油箱盖,问记者加多少钱的油。加油过程中,老人和记者说,“这个撬装式加注装置是向安监部门申请的,供单位内部用油。”记者询问:“既然是供单位内部使用,那对外加油不怕被查?”老人说:“执法部门查不查,那是老板的事儿。因为油便宜,来这里加油的人不少。”这里92号汽油每升为4.3元。

  采访中,塞外安康新居小区的居民向记者表示了他们的担忧:“这个加油站离居民楼如此之近,太不安全了。”

  6月30日,记者来到位于远鹏星河国际小区与南二环快速路中间的一处停车场。一进停车场,就看到一个写有“邦迅物流内部自用谢绝对外”的撬装式加注装置(如图三)。记者停下车,从旁边的彩钢房里走出来一位老人,向记者索要“加油卡”。记者表示,没办卡,是朋友介绍来的,说这里油便宜。老人看了看记者说:“那这次就先加吧,下次别忘记找熟人办卡。卡里不用充钱,但没卡老板不让给加油,怕出事。”老人说,他每个月的工资1800元。这个“加油站”只是临时的,这块地何时开发,“加油站”就何时挪走。加完油后,老人亮出胸前的二维码,很熟练地收了钱。

  采访中,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和记者说,开设加油站,企业不仅要出具新建加油站申请文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企业注册资金证明,还要有区(市)县成品业主管部门初审的明确意见。同时,还要提交与年度检查合格的成品油批发经营企业签订的3年以上与其经营规模相适应的成品油供油协议、国土资源部门核发的加油站《国有土地使用证》、规划部门出示的《规划选址意见书》、消防部门出示的《建设项目选址定点审查意见表》以及安全监管部门和环保部门出示的选址审查意见等手续。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是传递更加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

/

重视合作,确保质量,信誉承诺